素娥看了一眼李成,皱眉道:“这样做按照每人月两百钱,若是招上十几人,每年最少也要两三千贯钱,再加上下人洒扫,先生坐馆的费用,一年最少也要五千贯,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意如今出去进给宫里和王府的那部分,每月入账大约是纹银一千两,加上各处田庄的收入每年拿出五千贯倒是不算艰难,而且还能为官人赢得清誉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妾身这便派人前去筹备。只是坐馆的先生还得官人出面,若是能将王府也算一份,一来可以拉近王府的距离,二来也可以为王爷平添清誉,王爷想必也不会拒绝。”

李成望着秀眉微蹙的素娥,笑道:“你倒是想的全面,我正是这个意思,一来帮助一些贫寒的士子读书,将来这些人总是会有人考中进士,一年年积累下去,将来的人脉就不是眼下这点了。而且还能弄个帮助贫寒的美名,在士子中提高声誉,将来一旦有事,这些人也是不小的力量。”

素娥也点头道:“官人说的不错,反正一年五千两银子尽够了。我们现在的花销,一年有三千两也是足够了,还能剩些结余,虽然不多,也可足够了。钱赚的多了,也并非好事。妾身这几日正在忧心这个,没想到官人一句话就解了这个隐忧。官人果真是足智多谋。”

李成笑了笑,望着在雪中玩耍的三女笑道:“玉娘这几日脸色总是不大好看,你要多照顾她一点,这几日朝中的事情太多,皇上几次召见金国密使,眼看金宋联手就要成功了。”

素娥点头道:“眼看就年关了,锦娘年纪也不小了,官人若是觉得可行,还是早点圆房,了了这丫头的心思,”

李成摇头道:“那就过完年再说吧,这几日皇上越来越重用童大人,却对康王一直不冷不热,看来我还不能太轻松了。而且蔡京已经举荐蔡绦为中书令,蔡攸一边受童贯的压力,一边还要承受蔡京的掣肘,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我这几日向皇上告病,避开风头,正好筹办义学的事情。锦娘的事情只能再拖一拖了。”

说到这里,忽然看到园子里那冬天还泛着热气的湖水,不觉点头道:“玻璃的烧制看来只能如此,烧不出透明的也就算了,只是那些河蚌养得怎么样了?我都忘记这个了。”

素娥点头道:“那些烧制玻璃每月的花费也不少,不过这些玻璃,官人的小窑虽然产量不多,却都是难得的玻璃精品,那带外面哪件都能卖个好价钱。只是,妾身没有卖出去太多,只捡了几样精品送给各王府和公主府。余下的都在库房里收着。那些河蚌第一年死掉不少,今年开始长得不错,冬天有了小窑,湖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乱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猫扑小说只为原作者玉晚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晚楼并收藏乱宋最新章节网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