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战争的原因

心怀忐忑地,孟西来开始向李严汇报起自己的工作。

在过去的半年里,山南的工匠力量得到极大的补充,无论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匠人还是流民中的匠师,新成立的山南战备司制造处那优厚的待遇深深吸引着他们。

在制造处,等级最低的工匠也可以领到足够一家三口吃个半饱的钱米,即便只普通学徒匠也能养活自己。如果你有本事,尽可做出些“发明”或者改良些器械来领最低两倍于工钱的奖金。比起虽然生活尚可,但依旧要靠天吃饭的农夫来说,原本地位不高的工匠职业忽然就吃香了起来,许许多多的人还是投考制造处——不过其中最多的还是外来户。

对于山南政权来说,制造处过去的半年在人员上的最大成果就是文盲率由于百分之九十八下降到了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在制造处,每十个人就有一个识字的,这些识字的有一部分是通过李严“固执”地推行工匠夜校,在凡是通过识字考试的可以多加工钱的规定诱惑下而脱盲的工匠;另一部分则是加入制造处的读书人,这些读书人大多数是外地流落到山南的,原本应该没人愿意操“贱业”——毕竟山南的文官系统还需要大量的人才,他们犯不着来制造处。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通过以策论和实物山南自辟从吏考试,这些人不愿意登记务农,于是一部分人无奈之下只好到了要求比较低的制造处,虽然大多数人一开始选择的都是文吏,但他们很快发现在制造处浓重的竞争氛围中胜出的往往都是懂技术的文人,再于是许多人又抱着“匹夫尚能七品,何况我辈?”的心思也开始学起了技术,山南制造处的人才储备空前雄厚起来,制度也日臻完善

在激烈的竞争中,山南战备司制造处在半年之内攻克了李严提出的“水泥”构想——李某人曾经想自己动手,但连续几次失败之后便失去了信心,再说山南大事多,他也没时间捣鼓这些东西。水泥一诞生立即引起了战备司的注意,将其列入了重要物资的行列,其制造流程也成了机密。

“在卑职来襄阳的前一天,试验组工匠完成了‘水泥’调配,按照他们的报告,一成半水,两成水泥,两成粗沙,四成半的碎石搅拌为目下最良搭配……”孟西来说道:“以此筑城,则城若金汤,再无须糯米汁浇灰,大易。”

虽然这个配比和后世混凝土配比好象不太一样,但考虑到现在烧出的“水泥”还没那么好的质量,加上工匠们反复实验,应当是合理的。毕竟没有经验就没有发言权,李严自认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水平比不得那些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残唐再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猫扑小说只为原作者守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守夜并收藏残唐再起最新章节第四十一章 :死,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