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启示

德国作家恩德是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曾提出过一个“耸人听闻”的观点:“从根本上来说,我反对为了孩子而存在一种特别的文学的说法。”这句话说得直白些就是:根本没有一个专属于儿童的文学领域。这个观点是很有针对性的。许多人认为,适合儿童的文学,应该限定于那些适合儿童的主题。他们假设,有些主题孩子们不能理解,所以只能在大人的文学世界里涉及。恩德反对这种假设,他认为没有什么主题是孩子们丝毫不关心、完全不能理解的。你仔细想想,他的这个观点真是一针见血。我们这里提到的三大名著,再加上《红楼梦》,它们涵盖了绝大多数文学主题,我们并不觉得它们有什么特别不适合孩子的东西,将它们列在所有推荐给孩子们的书目里。连《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都可以让孩子读,还有什么不能读的呢?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从阅读的感受和阅读的接受方式上看,孩子的阅读与大人的阅读还是有区别的。同样在读四大名著,孩子们读到的东西与大人读到的东西很不一样,各自关注的兴奋点也不一样。如果创作儿童文学的人、引导孩子进入阅读殿堂的人,能够充分注意到这种区别,肯定可以从中学到许多东西。

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西游记》能那样让孩子们着迷呢?三岁的孩子在这个故事中肯定读不出佛教的哲学,读不出作品创作时代的世俗风情,读不出封建政权的荒淫无道,读不出反对统治势力的斗争精神。但他们一样是那么着迷,他们到底读到了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童话,一个充满幻想的童话。

《西游记》故事中那些天马行空、无边无际的幻想,是那么符合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他们甚至会觉得那简直就是自己想出来的东西:一个猴子能从石头里蹦出来,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念个口诀就能上天下海入地,七十二般变化随心所欲;打仗的时候,就是你变一个动物,我变一个动物,看谁变得多,变得有创意。你看那猴子,钻到别人的肚子里,居然不会被胃液溶化,还能拳打脚踢,好不热闹。这跟恶狼把小红帽和她的奶奶吞到肚子里,猎人又把她们原封不动弄出来的创意,有什么区别?

是的,让孩子们着迷,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能葆有童心,只要你愿意深入孩子美丽的内心世界,你就能做到。

《西游记》

(明)吴承恩/著

原著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初版2003年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退#出#阅#读#模#式,才可以#继#续#阅#读#全#文,或者请使用其它#浏#览#器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猫扑小说只为原作者阿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阿甲并收藏让孩子着迷的101本书最新章节漫画故事(4)